健康

碧生源常润茶 碧生源广告不实误导消费者

  发表于:2021-04-30 20:46:26

  想必大家对于“碧生源常润茶,不要太瘦哦!”这句耳熟能详的台词一定不会陌生。然而,在充满诱惑力的广告背后,却是多次违规“顶风作案”的现实。

  近日,《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发现,碧生源常润茶的功能仅为改善便秘;而在广告中,口臭、色斑、痤疮甚至失眠健忘等,都纳入了疗效范围。不仅如此,其主要成分番泻叶,在医学专家看来更是需严格控制使用的“泻药”。

  不实广告

  其实,碧生源广告的问题,早已有监管部门介入。追溯到碧生源公司上市前的三年,其广告违规23次。该产品广告还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夸大保健功效等原因,上过广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黑榜”,2007年至2009年,仅在广东一地,碧生源就接到了19份公开警告。虽然广告多次违规,处罚却似乎轻描淡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处罚多为警告、停售或撤销批文;毛毛雨般的经济处罚、范围有限的舆论批评,对违规行为的行政与舆论监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碧生源“骄傲”的资本。

碧生源常润茶,碧生源广告不实误导消费者

  碧生源

  记者了解到,仅2011年,碧生源常润茶的销量就高达13.7亿袋,相当于给每个中国人的肠子“洗了一次澡”。而这样高销量的背后,则是碧生源将年销售总额的30%、多达近两亿元的资金,用于夸张、不实的广告宣传的辛勤灌溉。2009年,碧生源的广告成本占营业额的30.4%,2010年是28.6%,2011年上半年为32.3%。相比高昂的广告成本,碧生源的原材料成本低得可怜。2009年,碧生源的原材料成本占营业额的3.1%,2010年是3.4%,2011年上半年为1.8%。

  记者总结了一下,目前碧生源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碧生源产品广告被指违规屡禁不绝;二是碧生源其主要成分番泻叶再度被提及,被指“泻药”,在医学上应该严格控制使用;三是被指19份公开警告经济处罚太轻,媒体称目前这种行政与舆论监督似乎成“沉没的监督”。那么,我国目前严格的广告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信息提供核查等制度,层层把关却未形成有效制约,令人深思。碧生源问题也是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混乱、监管乏力现状的缩影。

  市场混乱

  据专家透露,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虽然在整个食品产业5万多亿产值中保健食品所占的份额不大,但近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我国也已成为世界保健(功能)食品产业中重要的原料供应和受委托制剂加工的国家。中国保健协会预计,到2015年末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

  保健品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保健食品市场乱象丛生,市场存在的顽疾不容忽视。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服用保健品,有7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购买过保健品。但这份数据同样显示,3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经历。

  专家表示,目前保健品行业存在准入门槛低,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无序的一些现象。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不法厂家套用批号、伪造批号、更改批号;在产品生产上使用假冒、伪劣原材料,个别企业不按批准的产品配方生产,甚至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化学成分。

  记者总结了一下,目前碧生源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碧生源产品广告被指违规屡禁不绝;二是碧生源其主要成分番泻叶再度被提及,被指“泻药”,在医学上应该严格控制使用;三是被指19份公开警告经济处罚太轻,媒体称目前这种行政与舆论监督似乎成“沉没的监督”。那么,我国目前严格的广告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信息提供核查等制度,层层把关却未形成有效制约,令人深思。碧生源问题也是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混乱、监管乏力现状的缩影。

  市场混乱

  据专家透露,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虽然在整个食品产业5万多亿产值中保健食品所占的份额不大,但近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我国也已成为世界保健(功能)食品产业中重要的原料供应和受委托制剂加工的国家。中国保健协会预计,到2015年末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

  保健品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保健食品市场乱象丛生,市场存在的顽疾不容忽视。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服用保健品,有7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购买过保健品。但这份数据同样显示,30%的受访者有过购买保健品上当的经历。

  专家表示,目前保健品行业存在准入门槛低,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无序的一些现象。

碧生源常润茶,碧生源广告不实误导消费者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不法厂家套用批号、伪造批号、更改批号;在产品生产上使用假冒、伪劣原材料,个别企业不按批准的产品配方生产,甚至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化学成分。

  监管乏力

  在对北京市及周边保健品市场进行走访后,《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记者发现,保健食品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保健食品监管条例尚未出台,原材料监管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致使我国保健食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影响,也严重制约着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际化战略。

  《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保健食品原料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许多原料品种,既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只能靠企业自身对源头管控,这就增加了偷工减料和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的可能性。据了解我国的标准基本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该是准高标准,但是由于最低门槛标准缺乏,甚至没有,这就无法并全面判定企业标准的高低以及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专家同时提醒消费者,目前国家对保健食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对一些不熟知的品牌和产品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查询保健食品的批准字号和批准功能。此外,要尽量在正规的医药连锁药店、专卖店或厂家授权的经营门店等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购买“三无”产品。也不能盲从跟风,保健食品不是万能的,要认真看成分表和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功能,尽量选择大品牌大厂家的产品,这样选择的产品质量和消费权益才更有保障。【转】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电脑版 手机版